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考核要求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2.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需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3.应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识记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领会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

3.应用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应用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考核要求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

1、识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领会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时代背景。3.应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识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领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3.应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识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党的三大作风。

2.领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可能性。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武装斗争的经验。

3.应用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核要求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识记∶"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2.领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应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识记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和形式。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步骤。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

2.领会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原因、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识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客观标志。

2.领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根据。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考核要求

(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识记∶"第二次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原则。四个现代化。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两步走"战略。

2.领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关系的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三个"必须"。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意义。

3.应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若干重大问题。

(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识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2.领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应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和教训。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考核要求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识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展开、轮廓的形成、走向成熟。"邓小平理论"的正式提出、载入宪法。

2.领会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识记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领会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一国两制"

3.应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应用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核要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识记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首次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领会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1.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坚持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领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应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识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3.应用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考核要求

(一)科发展观的形成

1、识记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标志。科学发展观的成熟阶段。

2.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识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社会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理念、基本国策、方针。

2.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坚持统筹兼顾。

3.应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考核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识记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两个没有变。2.领会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依据。3.应用新时代的内涵。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识记改革开放以来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考核要求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识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两个一百年"

2.领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梦的特点。

3.应用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识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领会∶"两步走"的战略目标

3.应用∶"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考核要求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识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三去一降一补"

2.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共享的内涵。五大发展理念的相互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3.应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识记我国的国体。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协商民主。爱国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台湾问题及其解决。

2.领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3.应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1、识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文化自信。

2.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关赛项目职在王个分以n年京型总次常站高

3. 领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识记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就业

2.领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总体国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3.应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五)建设美丽中国

1.识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2.领会∶"美丽中国"建设蓝图。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体系。3.应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原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考核要求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识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2. 领会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3. 应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二)全面深化改革

1.识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领会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3.应用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

1.识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

2.领会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3.应用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党和法的关系。

(四)全面从严治党

1.识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2.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3.应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意义。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考核要水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识记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的坚实基础。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2.领会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意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形成。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内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保证。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的战略安排。

3、应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识记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领会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3.应用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考核要求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识记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新型国际关系的特点和核心。

2.领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3.应用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识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一带一路"

2.领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应用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考核要求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识记党的性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四个意识。四个伟大。

2.领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内在逻辑。

3.应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识记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八大执政本领。

2.领会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具体举措。

3.应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放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每次考试都包括"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分数不超过总分的10%。考试的范围是每年4月份考试范围为上年91日至当年2月末的国内外时事;每年10月份考试范围为当年31日至当年831日的国内外时事。

3.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领会占50%,应用占20%

4.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请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易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5.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等。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6.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参考样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 12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领导   B.人民大众  C.反帝反封建   D.农村包围城市

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A.和平竞赛       B.和平过渡  C.议会斗争     D.武装斗争

5.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毛泽东主张企业要建立"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其中"两参"是指(   )。

A.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技术人员参加管理

B.技术人员参加劳动,工人群众参加技改公

C.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长生长

D.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技改它测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最根本的区别是(    )

A.领导阶级不同   B.基本矛盾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   D.根本任务

9.邓小平1987年接见西班牙客人时,正式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其中第三步是(    )。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10.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    )。

A.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民主健全、科技进步、教育公平   D.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之间的矛盾

B.人们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2018年版)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可分割,其中改革是(     )。

    A.目的       B.前提       C.动力      D.关键

13.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1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协调力上   B.影响力上   C.领导力上  D.控制力上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宏观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D.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党的领导   B.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D.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1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超越自然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高速发展、粗放发展、平衡发展    D.优先发展、后期治理、适当补偿

20.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

A.中美关系问题   B.中日关系问题  C.中国的外交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21.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一个中国原则B.增强综合国力C.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绝不承诺放弃武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为

22.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含义是新中国()。非A.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中B.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

玉力眼和由们成在证义会述创精

C.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D.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一切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人的回中别上因23.我国的领导阶级是( )。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自由职业者D.私营企业主2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B.民族团结

A.民族平等

D.民族自治

C.各民族共同繁荣

2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B.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和谐稳定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27.简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8.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3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31.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32.20171018日,习近平作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该报告的主题是什么?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历史还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选择教材: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编写组、

孙蚌珠、

冯雅新

201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