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学习笔记,也有自己的感想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品德、学习态度、心理任何一个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即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通常不会只存在一个问题。大都学习不好,但学习不好不是他们成为问题学生的起始原因。
二、问题学生的大致分类:
1、厌学型:表现为不听讲,不写作业,极度厌倦学习,精力都在非学习的事务上,通常成绩差,有的个别学科也还行。很多人迷恋网络,甚至辍学等。厌学的原因很多,知识漏洞太多跟不上,早期学习严重受挫灰心了;智力类型、学习方式比较特殊,不适合普通学校;家长逼急了烦了干脆不学了;智商不够;确实懒。这一类型不稳定,可能会转化为品德、心理、纪律型问题学生。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单纯厌学,一直没变坏,不提学习就是好孩子,这些学生长大了在社会上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前途。
2、行为习惯型:表现为不守纪律,迟到早退,破坏课堂,与老师发生冲突等,“反”、“闹”。一个字概括“赖”。凡属习惯问题,根底都在家庭,很多毛病是家长“惯”出来的。一定得找出家教失误点,小学很有效,中学效果差,此时的学生坏习惯根深蒂固,家长又失去权威,当然家长配合教管还是要好的多。班主任不能光是告状,告状没有用,要给家长出招,对这类学生要特别有耐心。
3、品德型:欺负同学,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来往,与异性有不适宜的越界关系,离家出走等,属于边缘化的学生。一个字印象“坏”。这时教师要充当医生和战士的角色,打败他才能谈到教育,要讲究谋略兵法,使用一些特殊手段。这一类问题学生是提前畸形社会化的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如果是书生型的教师,可能应对起来会很无力。
4、心理障碍型:自闭,忧郁,躁动,多疑,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等,一个字印象“怪”。此时班主任要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
5、“好学生”型:他们看起来是好学生,往往双重性格,两面派,戴着面具很会表演,自我中心,自私虚荣,抗挫能力差,早恋,出走,甚至自杀。这一类要特别关注,一出事往往就是大事。
注意:以上是横向分,纵向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问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