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操作策略: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要关注过程评价,以此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
一、对教学评价能力的理解,教学评价是根据新时期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确定的,教学评价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教学评价是采用多种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与监控的
二、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特征,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一元转向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方式从“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领量化评价,评价的过程从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特征
1、人本性与发展性2、全面性与多元性3、层次性与差异性4、过程性与综合性5、尊重性与欣赏性
三、提高评价能力的操作策略1、评价主体多元化2、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的胸怀就是最大的平台,教师的评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理解的目光表达对学生的尊重,用肯定的语言表示对学生的支持,用平等的口吻提出对学生的建议和期待,细腻、微妙、复杂的情感领域3、形成性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强调双向反馈。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4、评价标准多维化,乐于从多角度来观察、评价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评价,更要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评价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基本的方法是评价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差异性5、质性评价法
要实现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方法必须多样化即除了纸笔等量化方法外还要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境测验等质性评价方法6、以学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以学评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学生是否学的轻松、学的自主,是不是会学、有没有学会7教师自我评价,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对教师的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的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8、对学生探究、创造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探究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做出相应的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评价要坚持时效性,对学生探究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新策略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有声评价与无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