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实习指导》综合实践课程考核

一、考核目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的综合性实践,获得对幼儿园教育的感性认识,提高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水平,加速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关注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师专业能力等二个方面。

1.幼儿教师教育思想

(1)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情感。

(2)认同并遵守幼儿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3)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保教结合,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

(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2.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1)能将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及幼儿园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运用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

(2)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具体能力,包括观察和评价能力、一日活动计划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等;

(3)重点考察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能力,以及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等。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一)考核方式

       提交一份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一份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示范课的教学反思。

       考核成绩=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成绩X60%+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示范课的教学反思成绩X40%

(二)考核要求

1.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要求

(1)精写一份纸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任一领域),题目自拟,内容自选,须聚焦幼儿园某一活动的设计;

(2)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活动准备、教学过程等要素;

(3)设计方案应体现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目标定位准备、教育理念切实、活动过程层次分明、教学内容和方法恰当,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等。

2.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示范课的教学反思

(1)针对以上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并提交一份教学后反思。

(2)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经验总结、问题困惑、改进策略(计划)等;教学反思应表达清晰,逻辑性强,结构完整等。

四、考核标准

1.幼儿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考核标准

考核指标

考核要求

考核分值

百分比

设计意图

立足幼儿发展的视野,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5

15%

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5

分析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状态,并作出需求分析

5

活动目标

把握幼儿基本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

5

20%

注重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重难点突出

5

目标应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思想,注重幼儿的主动性

5

目标表述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5

活动准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已有经验、季节时间、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创设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材料

5

10%

提供丰富、充足、安全,适宜的活动材料

5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恰当,合理,应注重幼儿的“体验”

5

10%

教学体现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方法

5

教学内容

与活动目标相匹配,能支撑活动目的的达成

5

15%

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生动有趣

5

能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活动容量合理、挑战适宜

5

教学过程(环节)

过程完整、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5

30%

支持和满足幼儿的直接感知,注重幼儿对经验的体验学习

5

教学过程流畅,调控得当,形成充分有效的师幼、同伴互动

5

组织形式丰富,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5

活动内容充实,形成对目标达成的有机整合

5

设计适宜的自主活动时空,引发幼儿主动发问、大胆探索的环节

5

2.幼儿集体教育活动示范课课后反思考核标准

考核指标

考核要求

考核分值

百分比

经验反思

能发现教学中成功之处,并能联系实际作理论分析

10

30%

对幼儿集体活动过程的育人价值有进一步认识

10

能结合具体的活动事件或环节等,有意识地对自身成长作出分析

10

问题反思

能客观、具体、有条理地分析存在的问题

10

40%

能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10

能以学前教育的理论视角,深刻地分析问题

10

重点立足幼儿发展的视角,反思其活动的问题

10

教学改进

能提出切中问题要害的改进设想

10

30%

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措施,且合理、科学、可操作性等

10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10

1、封皮

QQ截图20200813094636.jpg


2、幼儿集体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范例1: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画人物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人物”永远是创作画的主题,特别是自己身边人,如父亲、母亲、小朋友等。他们想画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以表达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画的人却又总是“千篇一律”:圆圆的脑袋,直直的身体,木棍似的手脚……显然,缺少一定的“画人”的技能,已阻碍了他们的发现和表达:以最新动画片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动态小人物》中,好多孩子邀请身边小朋友——“模特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但是他们不知如何表现出这些动态,好多孩子向老师“求救”:老师,这个弯下身体的喜羊羊怎么画?,老师,这个小人儿怎么画?

老师,我不会……孩子们不甘于画那“千篇一律”式的小人,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画出那形态各异的动态人物。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让他们初步掌握一些画人的技巧,学习一些写生的知识,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需、所知、所感。 

活动目标: 

1  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条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  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的模式画法。 

3  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4  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学生能对人物姿势动态线条的勾画,并对画好的动态线进行补充。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环节与内容: 

1  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幼儿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2  教师: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幼儿评价出发幼儿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QQ截图20200813094329.jpg        

1. 画人物过程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如图1(a)所示。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幼儿上台添画身体轮廓,如图1(b)所示。

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xxx小朋友的画,看她画的怎么样?如图1(c)所示。

老师: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 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

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 

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幼儿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幼儿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3  布置幼儿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幼儿做“模特儿”,其他幼儿进行写生。 

4  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

结束语:

教师在选材上非常接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师一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费旧物品,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真正的做到让幼儿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领着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一步步的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就是幼儿将要实践的主题。使幼儿逐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真正体现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意义。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启发、引领幼儿在困惑时如何走出来,随时抓住幼儿迸发的创造性火花,加以引导、启发,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启示,最后让幼儿自己得出结果。让幼儿获得一种成功感。在师幼的互动活动中,教师能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做到对幼儿实施有意义的关注。每一次关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教师的适当启示使师幼互动变成有来有往的有效性互动,使互动中幼儿的反应成为有价值的反应。另外,教师在活动时,不是死背教案,教学具有一定的伸缩变化,能根据孩子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3、幼儿集体教育活动示范课课后反思

QQ截图20200813094922.jpg